欢迎广州大学金沙游戏app下载大厅!

生物制药专业简介

2022年01月07日 

 

1.  专业定位 

生物制药专业以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为目标,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人文修养和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应变能力的生产一线技术应用人才和与制药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卓越工程师。

 

2、培养规格     

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62学分,生物制药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和训练生物分离工程、生物技术制药、药物设计及生产工艺流程、生物制药工程及其产业化等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在生物制药技术领域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等原始性创新以及生物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生产与管理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业潜力。

     

3、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自我发展潜质,具有宽广药学和生物学知识,较强的生物学和药学科学研究及应用能力,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同时本专业设置卓越应用班和拔尖创新班,为生物学科和基础医学以及药学等其他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卓越应用班,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生物制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扎实,视野开阔,创新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引领和推动生物制药发展的的创新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拔尖创新班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生命科学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具有熟练进行外文学术文献阅读的能力,熟练地掌握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的方法,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广阔的视野、深厚的科研潜质的学术型生物制药拔尖创新人才

           

4、课程体系    

思政教育:中国近代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政策等

类基础:高等数学、无机、有机、分析化学、英语、工程制图、体育等

专业基础课: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理药理学、化工原理、免疫学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

专业主干课:生物药物分离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设备、发酵工艺原理、生物药物分析、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等

实验、实践课: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制药上游(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中游(细胞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实验、抗体药物工程实验)、下游(酶工程实验、生物药物分离工程实验、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药学综合实验、GMP 车间实训;

5、师资队伍 

生物制药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一批有着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包括教授17人、副教授14人,讲师13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大多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广州学者3人。

  

6.教学条件

生物制药专业基础(技术)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面积约1866.61平方米(31间),生物制药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2036台(套、件),金额达5000万元。能满足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要求,实验开出率10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100%.大部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学生可自主在实验室中进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重视实验内容更新和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制药专业重视参与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中试GMP车间实训)的建设, 专业实验室以及4个医药研究所实验室面积5000余平方米,研究室100余间,生物制药中试车间1个。积极发挥实习实践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医药公司等企业是高等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物制药专业已经与华南生物医药研究所、赛莱拉干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细胞等10家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7、专业特色 

生物制药专业自20193月获教育部备案以来,始终坚持以立足广州、培养现代生物制药专门人才为核心,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培养切入点、以生物制药上、中、下游技术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紧跟国际前沿、广泛国际合作的专业办学特色:

以生物制药上、中、下游技术为主线、工学结合现代生物制品产品种类和工艺的创新及产业化。疫苗、单抗、重组蛋白以及反义核酸药物等生物制品已成为现代制药行业的标杆、创新生物药物的重要组成。我们以生物制品创新和产业化为目标,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制药企业开展生产实习,培育熟悉生物制品制备原理、现代生产工艺、质量评价和药事管理的生物药物专业人才。

 形成培养全球视野和多元研发理念人才的摇篮。中国医药行业新政策、新药、新技术正处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多层次变革转型阶段,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学科交叉背景的人才。生物制药专业目前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基尔大学等国际名校开展药学专业双学位、本--博连读等联合培养模式,可授予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充分发挥国际型师资(英国Keele Uiversity 医药研究院Forth NICKYing YANG教授广州大学客座教授,田长恩教授 Keele University荣誉教授)以及黎家、刘宝辉、张元伟、孔凡江教授在欧美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为学生的前沿视野和留学深造等提供了宽广的上升和发展空间。

 培养实践性工程人才,适应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依托重点实验室、中试车间、GMP实验室开展实践实训,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通过毕业实习与企业导师共同参与生物制品新药研发。同时让师生在产品生产、研发方面寻求合作,将专利成果产业化。

        

8、职业发展方向  

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生物药物产品研制、工艺开发、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药事法规等行业,毕业后主要在高校、药企、医院、药政等部门工作;具体岗位:继续深造(硕/博、海外)、生物制药工艺研发、生产主管及技术员、质量控制、质量分析、市场分析、产品调研、销售及医药代表、药局专员、新药报批、专利申报、药品监督管理、自主创业;   

    

9.就业深造前景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猛、疫苗、抗体等生物制品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紧缺,说明我们培养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紧迫性以及对未来社会稳固发展的必要性。目前从事生物制品研发的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新药产业发展的瓶颈,这也导致了该专业前所未有的就业前景。

广州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实验方面的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推动产学研医紧密结合,为广东省创新医药产业如广州国际生物岛、南沙医谷以及国家级开发区科学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2017年广州发布《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将广州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强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疗健康产业重镇。预计到2025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万亿规模。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制药类专业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立足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资源优势,定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科技和人才需求,培养对接粤港澳区生物医药产业应用型人才,广州大学生物制药专业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